矮小症
“如果孩子的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健康身高的两个标准差以上,或低于第三个百分位,就可诊断为儿童矮小症。”医师介绍说,儿童身高受到先天性因素遗传及后天因素如营养、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先天性因素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后天因素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的父母个子不高,但孩子却长得并不矮。
1、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
生长激素不足会导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长,如果不进行治疗,较终身高只能达到130厘米左右。这是较常见的,而且严重影响到生长的矮小症原因。生长激素缺乏可以有不同的原因引起,有一部分可能是特发的,没有原因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可能是先天的垂体缺失,或者是由于垂体分泌功能的问题,再有一些有关系,包括脑炎后遗症,还有其它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引起来生长激素的分泌功能障碍,导致矮小症。
2、宫内生长发育迟缓
研究发现,1/3宫内生长迟缓儿易患矮小症,成年后身材矮小,不能实现生长追赶。性早熟患儿通常个子偏矮。
3、家族性身材偏矮
孩子本人的生长速度正常,骨龄也正常,矮小症情况不严重,也无青春发育的延迟,只是父母的身高偏矮,这属于家族遗传性身矮。
4、性成熟导致
性早熟患儿开始身体比同年龄儿童高一些,但由于骨骺提前闭合,成年后身体矮小,所以性早熟容易并发矮小症。
5、其他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某些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肾小管酸中毒等)和某些慢性疾病及营养不良等。
矮小症的病因多种多样,矮小症的治疗要对原发疾病进行,盲目进补或吃药是有害无益的。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矮小症,需要尽早在医生指导下分析病因,确定治疗方案,以获得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