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也期望孩子的身高能够“节节高”。然而,儿童矮小症是一个危害儿童生长发育等健康的大敌。它不仅与遗传有关,还与疾病和心理有关。孩子在成长中,身高增长状况容易被家长忽略,一旦发现孩子比别人矮一头时,就非常晚了。矮小症是可以治疗的,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治治疗果就越好。一年长不到4厘米应警惕
一般来说,如果在相似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患者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以上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就能诊断为矮小症了。孩子身高增长速度也可以作为一个评判标准,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 cm/年;3岁至10岁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5 cm/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8 cm/年,都属于身高增长缓慢。家长要掌握孩子基本的生长发育规律,每年详细记录他们的身高,如果发现孩子在生长发育期间长个儿的速度比同龄人都慢,一年连4厘米都长不到,那就要提高警惕了,较好带他们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矮小门诊检查。
五成矮小症源于内分泌疾病
引起矮小的原因除家族遗传因素外,多由疾病所致,内分泌疾病引发的矮小症占临床矮小症病人的50%以上,这其中较常见的就是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障碍,而生长激素是人出生以后促进骨骼和器官生长的较主要激素,它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性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多数都是1岁后开始呈现生长缓慢的,他们往往表现为匀称性矮小,如可能已经是20多岁的成年人了,但永远长着一张娃娃脸,甚至声音还仍然是稚嫩的童音,可是他们的智力却跟正常人一样。性生长激素的缺乏也让患儿所有的发育都晚了一步,尤其是生殖系统(青春期发育)。这些患儿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治疗,就会变成我们俗称的“小侏儒”,一般男性成人后身高只有130 cm左右,而女性也不会超过120 cm。
矮小症治疗“黄金期”
矮小症早期发现,可以早期治疗。3—12岁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帮助矮小症患者身高增长的较佳时机。只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大部分患儿可以达到正常人的身高。